人生中什麼是重要的?生活...
一起工作多年的單身女同事最近提出辭呈,
我跟她同事應該快二十年了
辭職理由寫著:
一.最近公司搬家後,上下班時間要花上三個小時
二.現在安排的工作跟興趣不合,不是她想投入的
三.年紀逐漸有了,不想這麼勞累
辭呈一路簽上去...結果大老闆親自來看她
大老闆也是六十好幾了,說:[照顧老員工是我的責任,
你提到的工作的問題我會請XX副總經理安排,
至於第一與第三項問題也好解決....]
雖然大老闆談起公事時是出名的兇,
但是我們都知道大老闆的內心其實是蠻照顧員工的
她事後跟我閒聊時說:
[我覺得老闆們並不能體會我的心情.
.好像第一及第三項不是甚麼大問題....]
她說:[人家說 earn to live(賺錢過生活)
但是我有必要賺的這麼辛苦嗎?
賺錢只是為了生活,生活才是目的
其實以前我不會有這種想法,
是幾年前一次生病差點走了後,想法才改變了]
有的人可能不能體會她的想法,但是我卻能感受到....
我個人也是在經歷大半人生,遭逢悲歡離合,
見過生老病死等種種後才猛然覺醒....
在我國的傳統觀念教化下,生活是蠻辛苦的,
我期待我的後代別走這條錯誤的路.
剛才在別的網站看到一篇文章,心有戚戚焉...節錄在此
[留法小小感]
這星期,語言課的主題是「Travail」(工作),
文章主要是探討法國目前工作的現況。
不過因為星期五就要開始接連兩個禮拜的耶誕假期,
大家上起課來都心不在焉的。
忽然,導師話鋒一轉,
問我們班上大約二十來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,
「在人生中,你們覺得什麼是重要的?」
同學們興致一來,紛紛說出一堆正經與不正經的答案。
家人和朋友是一開始就被提出的。
一個邊笑邊說的男同學舉手,
巧克力和電腦是他認為生命中最不能缺少的;
一個韓國妹提名「夢想」;而我說「自由」。
以下是當天提出的名單,並沒有重要性之分,
單純按照提出的順序。
「家人,朋友,男(女)朋友,電腦,巧克力,
自由,孩子,和平,學習,工作,旅遊,成功,時間,
快樂,睡覺,飲食,動物,音樂,個人獨特性,笑容,
健康,文化,傷心,分享,夢想」。
接著導師建議「那我們來投票,
選出222這班同學認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,一人一票」。
答案揭曉,排名分別是,家人,朋友,健康。
「原來,工作一點也不重要,
難怪你們上課上的心不在焉」導師笑著對我們說。
沒想到這句話引起同學熱烈討論。
大家開始紛紛發表自己對工作的看法。
金髮瑞典妹說,工作只是為了賺錢提供生活的方法,
在他認知中,工作大概排名第七或第八吧。
另一個曾在園區工作的台灣女生則提出不同意見書,
她認為,不完全如此,
因為她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很多快樂。
哥倫比亞妹反駁,可是還有更多可以尋找快樂的方法,
如果只有工作那多無趣。
於是大家喋喋不休一直到下課為止。
下課後,我一直在想這件事情。
記得剛來法國的時候,
一次和瑞典同學與美國同學一起吃飯。
他們都只讀到這個學期結束,
接下來他們要一起去巴黎工作。
我問他們,你們想要找什麼工作呢?
瑞典妹一派不在乎的說,餐廳或服裝店吧,
運氣好一點的話,試試看能不能找到旅行社的工作,
因為他們都精通至少三種語言。
美國女生接著說,對呀,工作只是為了生活而已。
想想看,當人家問你住在哪裡的時候,
我可以說我住在巴黎,這有多酷呀。
他們兩個都很年輕,大學都還沒畢業。
但都選擇在大學念到一半的時候,
來到法國開始另外的生活。
對他們來說,這樣是很正常的。
雖然我並不能理解住在巴黎有什麼酷的地方,
當時心理也老犯嘀咕,這樣的工作能作一輩子嗎。
但是我能了解,他們所想的是,
人生有太多事情要追尋,
學歷,工作只是為了輔助這個人生,不是全部。
另一次在上寫作課的時候,主題也是談到工作。
老師提到,法國法定最低給薪休假為五個星期。
語畢,在場所有亞洲學生全部面露不可思議的表情。
尤其像我們這種已經工作過,又重回學校的學生,
更是覺得難以想像。
我問老師,五個禮拜包含國定假日嗎?
老師回答,當然不包括。
這五個禮拜,是除了所有星期六日休假,
國定假日之外,另外的給薪假。
而且這是法定最低標準,
很多人的假期是高於這個標準的。
這下我們真的傻眼了。法國的假日出名的多。
這樣,他們一年工作到底有幾天呢?
老師看出我們的疑惑。
「如果沒有這些假期,
哪裡有時間去旅遊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?」。
接著又反問「那在你們的國家,
法定的給薪假有幾天?」
我和那個園區工作的女生,小聲的說「七天」。
然後不敢抬頭看老師驚訝的表情。
一個月前,Angers這裡舉辦了一個藝術活動。
這個活動很有趣,
是讓公眾參觀Angers當地藝術家的工作室或者家裡。
除了欣賞他們的作品,工作的狀況,
也可以和藝術家聊天。
這個活動只有兩天,在這兩天的時間,
隨時都可以去地圖上標示出來的十六個地方參觀。
於是
我和另一個也很喜歡藝術的女同學相約在第二天前往。
因為時間有限,又沒有交通工具,只能倚靠步行,
所以並沒有全部拜訪完畢。
但是我們看到了攝影,油畫,版畫,雕塑和水彩。
也由於我們去的時間很早,參觀的人比較少,
因此都可以和藝術家們盡情的聊天。
雖然走路走的很累,
但是我和朋友都覺得心裡非常滿足,也很開心。
晚上吃飯時,我們仍興奮的討論今天看到聽到的事情。
忽然間,朋友提出一個疑問。
「他們幾乎白天都有其他的工作耶。
而且他們每個人都會很多樣的事物,
法國人是不是都具有很多種的身分呢」。
想想,好像真的是這樣。
例如我們第一個去拜訪的攝影家,
他白天是小學美術老師,其他時間,分別是攝影師,
素描畫家和古典吉他演奏者。
再想到我們的導師,白天是學校的教授,
其他時間分別是某個慈善協會的成員,
同時也在研究日本與法國的文化。
而她的未婚夫,同樣是我們另一堂課的教授,
則同時拍攝電影,攝影,還有繪畫。
至於我法國家庭的爸媽,也分別具有多重身分,
即便是在他們都退休之後。
這讓我想到,之前在台北當上班族時,
我的生活,除了白天的工作外,還有什麼?
我一直覺得我是個熱愛工作的人,
也很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。
連這次到法國唸書,最初的想法,
也是希望念一個可以對將來工作有幫助的學位。
只是,
那時當我也許懷著淺意識的津津自喜和朋友抱怨,
最近工作好忙,每天回家都累的半死的時候,
我還有什麼其他的生活?
這樣的反省,讓我打了個寒顫。
在台北,所謂懂著生活的人,
也許是知道幾家別人叫不出名號的好餐廳;
也許是會定期上國家音樂廳聽音樂會;
也許是會在家裡點著精油薰香,然後喝著藥草茶;
也許是當人家說起什麼時尚玩意,也能夠隨意接口。
但是,這只是生活的模式。
基本上,只要照表操課,沒有人做不到的。
那生活的實質呢?
當我們一天工作至少十個小時以上,
下班後腦筋還繞著工作進度和辦公室紛擾,
連空閒時閱讀的書籍,
都和工作或者至少精進自己以有利於工作有關。
身為「自己」這個人,我們還有什麼?
當然這並不是說,把工作當成一種應盡的社會義務,
和討生活的方法就是比較好的態度。
也不是說法國人動不動就罷工,或者遊行,
來爭取更好的工作環境就是有道理的。
更不是說,
每個人都一定要把自己搞的像綜藝團成員一樣,
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。
只是,我們的年輕如此短暫,我們的生命如此短暫。
即便不能活的如傳說般懾人,
也不能活的如流星般璀璨,
我們是否能夠在「自己」這個符號當中,
多增添一些元素,
不要讓這個沒有預設答案的申論題,
變成全有或全無的是非題?
我真誠的這樣期待,
也希望我將來不會忘記這樣的體會。
■僅將此文,獻給為選擇工作所苦的人。
我相信,
將來倫敦的朋友有機會再回到台灣與你相遇時,
不會希望看到一個被工作壓榨到只剩下空洞靈魂的人。
他想念的,
是那個在柬埔寨啤的酒吧與他大聲開心討論流浪的你;
而我想念的,則是那個從來不曾忘記夢想,
在湛藍希臘天空映襯下的渡輪,面對整片海洋無言,
但我卻清楚看到那雙眼中對自由嚮往的你。
留言列表